急性風濕熱
A+醫學百科 >> 急性風濕熱 |
風濕熱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全身性結締組織炎癥,常侵犯心臟和關節部位。這種病在發病之前均有二周左右時間患有咽峽炎或扁桃體炎,呈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,而后才出現心臟和關節部位的風濕性改變。
疾病自測
自己最先看到的是皮膚的改變,如發現四肢和軀干有環形紅斑,初起時較小,以后迅速向周圍擴大而中心消退,周邊稍隆起。這種紅斑壓之退色,不癢不痛。也有時會發現肘部、膝關節附近出現皮下結節,其大小、數目不等,觸之較硬,但不痛。
自己發現紅斑或結節時,對早期發現風濕熱有好處,能及時得到治療。病人另一癥狀就是發熱和關節痛,大部分病人會有發熱(多以輕度或中度發熱,反反復復,不易消退),同時又會出現關節痛,常有膝、肘、肩、腕、髖等大關節痛,這種關節痛的最大特點是具有游走性,即今天這個關節痛,過幾天又出現另一個關節痛,有時再回到原來的關節處,且疼痛不定,不是始終固定在一個關節痛,這與風濕性關節炎和一般的骨關節疾病不同。另一個特點是關節腫痛之后,能恢復如初,沒有后遺癥。
風濕熱的最大危害是侵犯心臟,引起心肌、心內膜、心瓣膜的風濕性病理損害,既使心肌炎治好了,心臟的損害也不能恢復,留有后遺癥,嚴重影響病人的身心健康。
出自A+醫學百科 “急性風濕熱”條目 http://www.quirkpackaging.com/w/%E6%80%A5%E6%80%A7%E9%A3%8E%E6%B9%BF%E7%83%AD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
關于“急性風濕熱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