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amp id="rnjec"><rp id="rnjec"></rp></samp><pre id="rnjec"></pre>
    <acronym id="rnjec"><strong id="rnjec"></strong></acronym>

      <track id="rnjec"></track><p id="rnjec"></p>

    1. 水痘樣疹

      跳轉到: 導航, 搜索
      Bk89q.jpg

      Kaposi水痘樣疹是指在原有的皮膚病(多為遺傳過敏性皮炎濕疹)基礎上感染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而發生的一種皮膚病。

      診斷要點:

      1.好發于5歲以下患濕疹的嬰幼兒, 多有接觸單純皰疹感染者史,潛伏期1~2周。

      2.皮損為在原有皮損上突然發生的多數密集扁平水皰,很快變為膿皰,皰中央有臍凹,周圍有紅暈,約1~2周后干燥結痂。

      3.患兒可伴有高熱、食欲下降等全身癥狀,伴局部淋巴結腫大。大多數患兒預后良好,極少數可并發腦炎內臟損害。 治療要點:1.對患有濕疹或遺傳過敏性皮炎的患兒應避免與單純皰疹患者接觸。2.加強護理,支持療法,對癥處理。3.損害廣泛者可用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3~6ml/日,每日1次或隔日1次。有細菌感染者可用抗生素。

      4.局部以抗炎、收斂、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, 可用3%硼酸、0.1%利凡諾或0.05%呋喃西林、0.05%黃連素溶液濕敷。外用抗生素軟膏?! ?/p>

      水痘樣疹治療

      一:全身治療:1.應用抗菌素以控制感染。2.嚴重病例,丙種球蛋白肌注。3.阿糖胞苷、轉移因子試用于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。

      二:局部治療:以消炎、收斂、抗菌、吸收分泌物、防止混合感染為原則。0.1%雷氟諾爾溶液濕敷;1%新霉素霜外用;1:5000高錳酸鉀濕敷;0.1%皰疹凈眼藥水滴眼。 如《外科正宗》小兒痘風瘡記載:"痘風瘡,因痧、痘后毒發未盡,留熱肌膚,復被外風侵入,其患先從細瘡作癢,漸次沿開成片,脂水生,搔之無度。"又如《外科大成》記載:"痘風瘡,先則細瘡作癢,次沿成片,脂水浸淫。由痘后遇風所致,甚者搔癢浸淫,肌無完膚,而成痘癩。 體內素有濕熱蘊結,外感毒邪,濕熱毒邪結聚,蘊蒸肌膚而發,辨證為濕熱毒蘊。原有皮損突然腫脹加劇,甚則出現散在性或密集性水皰與膿皰,皰中夾有臍窩,周圍有紅暈、瘙癢,伴發熱口苦、口干、小便短黃、大便稍干。舌質紅,苔薄黃,脈滑數。本證以發熱,原有皮膚病上突發水皰與膿皰,伴發熱口干,便秘溲赤,舌質紙脈滑數為特征。素有濕熱,復感毒邪,濕熱熾盛則發熱口苦、口干、熱盛傷津則便干,小便短少。舌紅,苔薄黃,脈滑數是濕熱毒蘊之象。

      三:辨證選方:濕熱蘊結。清熱解毒利濕。方藥:解毒清熱湯加減(趙炳南《簡明中醫皮膚病學》:公英10g,菊花10g,大青葉10g,地丁10g,蚤休6g,花粉6g,赤芍6g,黃芩6g,車前子(包)10g,冬瓜皮6g,木通3g,丹皮6g。水煎服,每日劑,分2次服。

      四:其它療法:1.有膿皰糜爛時用青黛膏外擦,每日3次。2.口腔粘膜皰疹者,用青黛吹口散外擦,每日3次。 水痘樣疹,輕者可用中醫或西醫治療;對于重癥者并發結膜炎、角膜炎、角膜潰瘍、腦炎、中耳炎、肺炎、便血、尿閉、嬰兒壞疽性皮炎應中西醫結合治療。用中藥湯劑內服,配合西藥抗菌素控制感染,積極進行支持療法。急危重癥以西藥為主,配合中藥治療,以爭取時間,控制病情發展,當病情緩解后以中藥為主治療,以改善身體整體狀況,清除余毒,以防后遺癥發生。 王坤山編《現代中西醫診療叢書皮膚病學》,中國中醫藥出版社,1996,P78

      關于“水痘樣疹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      目前暫無留言

      添加留言

     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

      個人工具
      名字空間
      動作
      導航
      推薦工具
      功能菜單
      工具箱
      日韩av无码免费大片
        <samp id="rnjec"><rp id="rnjec"></rp></samp><pre id="rnjec"></pre>
        <acronym id="rnjec"><strong id="rnjec"></strong></acronym>

          <track id="rnjec"></track><p id="rnjec"></p>